疑问

     今天开始翻开一本新书,叫做《常识》,是一个香港人出的品论集。活在香港一个言论十分自由的世界里,视角以及态度对我来说都感觉很新鲜。看完自序之后翻了几页,我已近要停下阅读来写下自己感想。或许看原文的好处就在,每个字每句话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而不去去猜,那句翻译过来的话原文到底是写什么。

     它在自序里指出经典跟畅销书的不同:“知识分子在皓首穷经专研学问之余,写这些上不了庙堂的东西就是想普及某种观念,为社会的变革造势。假如它们畅销,一纸风行,那就是目的达成的征兆。”“出版的根源意义:让一种想法公之于世,交给公众研判思考,在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

     这让我想起我上一本看的书,《目送》。作者在书中对于眼前景观的感触总是自然而然的流出古诗中的场景,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读懂的句子却能使我更加准确的置身于作者当时的思想场景里去,在她的想象中漫游。接着我又想到,在以前(指的是大约2003年)我的作文里总是大义凛然的标榜自己“从不读四大名著”的独特学习模式,这个想法,很大一部分——几乎全部——都是受当时风行一时的韩寒写作风格所影响。这个想法(或者说这个坚持)让我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令自己谢绝一切经典书籍的邀请,决心终有一天能够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出来。但是这个时候,我忽然回想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书籍里,总是或多或少的引用了经典中的写作风格,甚至引用其写作桥段。而我一直津津有味的品尝着那些深受传世书篇影响的畅销书,却从来没有理解到我心里的疑问:为什么我不可以像这位和那位作者一样写出一本书,那个作者的思想跟我的这么象,为什么我就写不出一本书来?

     当然,写作的重点不全是为了出一本书。我想我在这个网站里写的东西,都是企图表达出那件事情对我的影响,以及它引发出我对事物不同的理解,或者新的认识。这么的话就意味着,如果我想写出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我的最终目的就是被认同的话,那么我必须读很多很多的书。但是为什么经典的书总是让我看得想睡觉?为什么我看完了李清照的诗集,赞叹之余,竟然隐约地觉得“妈呀,终于完了”的松懈?

     这本书每篇摘录下来的评论,都是一次反思自己的机会。我看书的时候经常以书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为什么读懂一句话的意思,我必须把它当成是我说的,变成我的思想,才能够粗略理解到一句话中的含义。这好像捡了西瓜,认为这一定是有理由的,却忘了自己丢了什么在旁边,找也找不到,无法对比。这种读书的模式,我还不能判断,是有益于我,还是把我深埋沼泽。

萎缩

     印象中是有一张底片在我眼前,听说是外公的脑袋的X光。 很明显,雪白而清晰的半个圆形和一团暗灰而模糊性棉花的中间有一层深得看不见得黑色。我问黑色是空隙吗?那个人说没错,你外公的脑袋在萎缩。

     至于这个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跟我对话的那个人我全不记得了。这件事情是真还是幻想,我也说不清。

     唯一的事实只剩下外公的脑袋。过年,我打电话给母亲,祝福好了又请外婆接听。其中我问外婆,外公身体好?外婆说,还是一样,昨晚打年夜煮了一桌菜,外公看了高兴地说,我今天生日啊?

     外婆问同,要不要跟外公聊两句。我说不要,她没准还认不出我了。

陪后

     我刚刚看完了《陪你到最后》这本书。到了澳洲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很多中文字我都忘了怎么写。于是我就从网上把书买下来,然后让母亲把书寄过来这里。一次寄好几本。一年前没有工作的时候很快就把几本书都看完了。但是09年是个忙碌的一年,所以这一批书我才看完了第二本。

     废话少说。每次在网上买书的时候我总是不经意地就挑了一大堆外文书。我自己看了都觉得好笑,来到国外买中文书,情有可原;可是看的都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的书,听起来愚蠢之极。不过,我必须说明的是,书中有几处错别字不说,有些翻译实在显得很没水准。我读着气愤之余,又觉得译者挺可怜的,这么好的翻译技能,因为对很多生活上语言细节的不理解,以致于表现在如同小孩一样的无知。

     例如有句话,是一个人在说完说到一半时候想起别的事情,于是他说,哦,耶。我停顿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句意应该是说‘哦,对了,’但是在英文中作者很可能是写‘oh, yeah,’

     在发现这本的翻译误解之前,它吸引我的缘由,是因为故事是由真实引发的,丈夫陪伴癌症妻子去世的过程。因为老外对感情的真率,以及对题材的尖锐,一直使我对外文书偏好的其一原因。这本书很直接的叙述癌症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尴尬,和丈夫对这一切的厌烦和珍惜。这些都是我们对待麻烦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我很喜欢读一些故事中有人死的的小说,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人死后然后写了一本书告诉大家那个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除了我尊敬的佛祖),所以,要是说小说是人类对于世界想象的平台,那么死亡也算是其中的一线。这本书没有多少悬念,我还没买就已经了解的病人最终得死。但是自以为了解的故事情节里,却跳跃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动作。这很可能是我这么快就读完这本书的原因。

小孩

     那个深色皮肤,卷毛小孩被某个物体吸引住,原地站着。他的眼睛敏捷地跟着它移动。

     我顺着他的眼睛搜寻着,原来是一片被风吹动的枯叶。

     哪里来的。

     来到这条没有树生长的商业城。

     哪里来的。

     把枯叶吹到小孩面前的这阵风。

     枯叶无力的激动起来,飘旋起来,小孩也激动起来,跟着枯叶转身。

     我想,是这个孩子兴奋而轻快的力量吸引着我,接着我才发现他的微笑更引起我的注意。

     哪里来的。

     这份好奇心。

     小孩张大嘴巴,欢快地追赶着枯叶,企图追赶枯叶。他的母亲在我视线的最边缘站着,呼喊着他,叫他过来。

     而我的脚步始终没有停过,不知不觉的我已经经过了他。

     为什么小孩最美?刚才他仿佛告诉我,因为他没有忿怒。以前没有,现在没有。

     以后,再说吧。

Review 5

Up in the air(2009)      IMDB rating: 8.1

     This movie is talking about how globalization has affec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It’s a topic that lands right on time when the recession has somehow forced people to reconnect where they might lost it, at the time they thought they wouldn’t need to.

     And George Clooney, who plays a role as a smart guy and has a cool-different definition about the world as well as on marriage – does this remind you some other movies of his? Once again, he has successfully amused and charmed the audiences who always dream to have a man like he is. However it’s not fair to say his work is ‘boring’ – give it an example as an excellent shoe-maker, he keeps making them for people enjoy buying them – such is the deal.

     To connect with people is an essential to life, but to disconnect is, for myself, part of the package.

孤寂

     新年的倒数我在餐厅里度过。那个时候我正在做咖啡,耳朵仔细地注意着路人的突如其来的倒数。或许因为昨晚的雨很大,所有人挤在餐厅门口可以挡雨的地方;或许那个屏幕没有显示倒数的画面;总之,等窗外的烟花开始响起来的时候,我抬起头来;烟花很亮,我在那一瞬间看到自己的映在咖啡机上的影子。人们开始兴奋起来,我还可以想象到,一定有不少人跑进雨中一边跳跃,一边呼喊,一边跟随烟花的节奏。

     樱桃来到我的吧里面,跟我和维特说了一句新年快乐。我回答说,滚你妈的,都是你的咖啡让我跟咖啡机倒数了——其实在那天的早上我已经知道我们会在餐厅里度过2010年,对我来说,这比起和朋友出去人群中倒数也稍微有趣些。

     我一边擦拭着没有尽头的玻璃杯,一边试图感受当时的感觉。周围的人很吵,餐厅基本上空了,因为人群都出去门口看烟花——包括员工在内。仿佛我和我的酒吧不在这个地球上,我的眼前是一场电影:银幕上很明显表达出来的亢奋与激动,我都没有念头去感受。我知道我的想法很特别,因为那个时候我独自一人,人群的愉悦不能冲击我,孤单的寂寞也没有包围我。

     这可以理解成一场没有重点的电影,置身在电影院其中,离开显得有些粗鲁,安分又夹带着无奈的观望。观望那里面的真实,而不掠夺漂流在里头的任何东西,因为没有真实一种是属于我的。

生熟

     这张照片拍在23号的下午,我坐在罗伯特车里拍的室外温度。那天我们是去吃牛排,餐厅的牛扒又贵又好吃。我对罗伯特说,牛排真的是越生越好吃。说完我猛然发现,牛排比我背后的那一层肉还生。到了夏天,墨尔本的天气总是会轻易的飞奔到40度,伴随着阵风,从室内出来的时候仿佛进入地狱一样,红红火火的。

年半

     不知不觉。

     昨天是我光临墨尔本18个月的纪念日。16号这个数字对我来说总是很敏感,因为每到16号前我都想方设法,把消费压到最低;接着一过了16号的第一个周末,我就约好了谁谁谁去吃饭,半夜继续续摊,花一大堆钱。我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我自从来到这里就开始记录我的花费,每个月的16号就总结上个月的花费,从而提醒自己哪里花了太多,也可以鼓励自己上个月净收入是多少。

     但是上个月开始我已经没有再记下来了。因为我已经知道我怎么花钱可以省些,然后我不记下来是因为我不想再这么做。

     这是一个平稳的半年,更加可以说这是一个顺利的半年。我的积蓄已经足够我支付下个学期的学费,再加上一部分的律师费,再接下来的日子不要松懈就行了;我还遇到很多对我帮助的人,学到很多对自身提升有益的东西。打算在此期间偷偷地回去中国吓唬母亲,可是很多其他的事情又让我继续耐心地呆在这里。12月放假以来工作没有停过,但是这么匆忙的生活在我的理解里,一定是有积极的结果的。

  谢谢大家。

什么

     有的时候,我的情绪被刻意地投掷在历史里,感受一些无法重复的过去,折磨自己。

     沉迷在想象里,以致于现实中的美好,那些迫切被实现的未来,消失得无影无踪。

     也许在某些地方仍然无法转身,于是决定放弃。一心以为追求另一个自己,就能超越所有被唾弃伤痛。

     此刻,我想不起来,我放弃了什么。

备忘

谢谢。回去请你吃好的。